住美國,我保留的其他國家手機門號

by 綠櫻
0 comments

對於一些在海外生活的台灣人來說,除了擁有目前居住國家的手機門號之外,想必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門號,這有可能出於工作、家庭聯繫,或是購物上的需求,維持海外門號到底值得與否,想法因人而異,以下是關於我現在住在美國,仍舊保有日本與中國手機號碼的原因、費率和心得。

日本是過去的生活重心之地,中國則是沒微信支付極其不便,所以基於此我決定盡可能維持這兩地的門號
綠櫻/住日本住美國

保有手機號碼的原因與好處

關於保有日本與中國門號的情形,或許跟重心在台灣的大多數人,保有台灣門號一樣,主要就是銀行交易、留聯絡方式、返日或赴中時使用、其他需求則如購物或使用亞洲Line社群。
①銀行交易:
以我使用的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為例,登入網路銀行時,偶爾會有SMS手機驗證號碼的手續,特別是一陣子沒登入或是銀行系統偵測到登入的手機或電腦有變更時,這時如果沒有手機號碼,隨後的匯款轉帳、繳交貸款、收租金、繳稅(固定資產稅與都市計畫稅)、線上支付等什麼都無法進行,所以在移居海外盡可能不要麻煩到日本親人的考量與前提下,維持日本的手機號碼實在是一個不能省的花費,下方附圖為登入時以及匯款時收到的簡訊,詐騙橫行保險起見,收到簡訊後會確認上方的電話+33 120-56-31-43與三井銀行網頁上標示的號碼是否一致。

②留聯絡方式:
如同先前這一篇文章從美國到日本玩,日本太太幫你預約日本餐廳,訂餐廳或是還有其他需要留下手機號碼的場合,沒有一個電話號碼就是極其不便,況且辦理手機號碼手續冗長繁雜,所需時間跟證件也不少,所以在節省時間與不想再經歷那個辦理過程,時間和費用的綜合考量下,選擇保留原本的電話號碼應為最適合目前自己的生活模式。

③返日或赴中時使用:
回日本不外乎就是旅遊探親,一下飛機打開手機馬上就能連上網又能打電話,無須擔心有什麼海外漫遊、或是在機場租借手機跟Mobile WI-FI的相對高昂費用。
至於保留中國手機號,可以回溯到數年前到中國出差,在客戶端的公司食堂吃中飯時,因為沒有手機號綁微信支付,每次都要拿現金給中國當地的同事,同事有時還嫌現金麻煩,出差期間相當不便,所以即便在結束中國的外派生活之後,索性留了一筆殘存的薪資在大陸的戶頭,慢慢支付中國的手機費。

④其他如購物與使用Line社群:
用中國手機號碼在淘寶、京東上購物,然後轉寄到台灣,不得不提當初買的智慧手錶錶帶,同款的錶帶在美國Amazon買一個,含運費的總價在淘寶跟京東可以買起碼3個以上。
住在亞利桑那時,有一個超過1,300以上的台灣人Line社群,原本用美國手機門號試圖加入該社群,一直無法成功,後來才弄清楚只有特定亞洲國家的手機門號(台灣、日本等)能加入社群,所以隨後就用日本的手機號碼,順利進入該社群。


日本手機費率

說明完不得不保留日本手機門號的原因,接著來談最實際的月租費,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好奇的部分,有圖有真相,下方附上我一直以來使用的「楽天モバイル」最近幾期的繳款紀錄,每個月¥1,081日幣,扣去點數折扣,實付¥1,072,一年的總維持花費就是¥12,864日幣,以匯率0.22換算,約台幣2,830元,相當於每月235台幣,月租費並不算差,但是整年將近3,000台幣的電話費,就算回日本實際也用不到幾天,值不值得就看每個人怎麼想了。


中國手機費率

不少曾經在中國生活或工作的日本人或台灣人,即便回國後也會選擇保留大陸的門號,我的日本人同事便是如此,畢竟大陸的行動支付真的是方便與普及、月租費也便宜,以我自己的中國聯通月租費為例,雖然不是最低的,一個月29塊人民幣,折合台幣130元,就養個門號而言,也算是划算了,因為一年的總花費就是348人民幣,以匯率4.5換算,約台幣1,566元,隨便在台灣全家吃一餐鼎泰豐,或是美國外食一頓4碗拉麵加小費就已超過這個價格了。

在美國使用的心得

在美國用上日本號碼還有中國號碼的機會不多,兩個號碼的SIM卡各放入一支舊手機,平時打開飛航模式,連接家中WIFI給小孩當每天30分鐘的娛樂,在這之外真正有打開漫遊模式的時機就是為了銀行的身分驗證,而來美國後的經驗是並沒有被加收任何簡訊費用,所以上面的帳單每個月保持一定,漫遊收訊上也沒有發生訊號不良的狀況,就目前我的需求上,是達到要求的,只是擔心未來伴隨台胞證需每5年更新,屆時無法線上向中國的銀行更新台胞證,導致戶頭被關閉而無法付手機月租費時,就得審視是否該斷捨離中國手機號碼了。

總結

簡單的分享移民美國所碰到的手機號碼保留經驗,以及費用跟原因,相信大多住海外的人都曾想過是否要保留海外手機號碼的疑問,以及盤算是否划得來,最後希望藉由本文分享的個人例子,提供一個保留手機號碼的對照與參考。


延伸閱讀

1. 從美國到日本玩,日本太太幫你預約日本餐廳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